無線充電主流技術解決方案淺析
在短距離內不用導線實現電力傳輸的技術和方法有很多種,比如電磁感應、磁共振、電容耦合、磁力耦合等等,其中電磁感應和磁共振是當前無線充電解決方案兩大主流技術路線,電磁感應充電的原理類似于變壓器,充電板與接收端各有一個充電線圈與磁芯,充電板與接收端對齊后即可實現高效率的無線充電;磁共振的原理是利用充電板與接收端在一致的諧振頻率下,通過共振實現能量的傳輸。

電磁感應:
使用導線線圈之間建立的磁場實現電能的無線傳輸,當電流流經發(fā)送線圈時,它會產生一個磁場,進而在接收線圈中感應出一個電壓,線圈耦合得越好,電能傳輸得就越好,電磁感應有許多優(yōu)點,比如電路方案簡單,具有較好的成本效益,主要的缺點包括充電距離有限,發(fā)送器和接收器之間必須精確對齊。

磁共振:
利用共振現象在一定空間內無線傳輸電能,其原理與電磁感應是相同的。發(fā)送器和接收器線圈以相同的頻率振蕩(或共振),這個頻率取決于線圈的材料和形狀,磁共振的主要優(yōu)點在于能夠在相對較長的距離內傳輸電能,發(fā)送器和接收器不需要精確的對準。不過由于電路控制復雜,生產成本較高。
未來無線充電技術將會在手機、平板電腦、電動汽車、移動電源、可穿戴設備、醫(yī)療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,目前磁感應無線充電方案已經在三星、索尼、谷歌、諾基亞等品牌手機中實現應用,而高通為相對成熟的汽車研發(fā)的 HALO 無線充電系統即采用磁共振技術方案,無線充電市場前景廣闊,現在正處于市場導入期。
- 上一篇:無線充電于無線供電的區(qū)別 2020/6/30
- 下一篇:無線充電主方案 2020/1/11